『Who are you?』
V的面具正好是將人天生具有的、名為『反抗』的抽象力量與特質具體化的象徵之物。做為一個受到恐怖政權壓制底下的直接受害者,V所體會到的不單單只是軀體上的傷害以及疼痛,更令人難以承受的是那種被自己授予信任的力量背叛的心痛,深知不是只有自己以及被囚禁在拉特希爾的同胞們被這樣對待,V用熊熊且絢爛的火藥以及振奮人心的、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向壓迫的力量燃起反擊的狼煙,更以此作為喚起人們心底反抗力量的引信…
但若要談論到V的言行是正確與否,就無法讓人那麼的直接且明快的妄下評斷,畢竟在法律上,V的行為的的確確是不法的行為。竊以為,或許此處的問題應該是『What is your action presents for?』重點不在於V做了什麼,而是V的行動,代表了人性被長久壓抑後的反動,『每個動作都有其反作用力。』這是片中的台詞,V只不過是最先受到政府直接迫害人權的行動而起而戰之的一個象徵,但正如他一直強調的『理念』,所謂的『God is in every rain.』中的God就是V所謂的理念,也就是他試圖用火藥喚醒人群體內的那股捍衛自身權利的反動力量。盧梭說天賦人權,片中引了許多被壓抑的人權,不單單只是言論以及行動的自由,甚至連性傾向,種族等都列於其中,但不管獨裁政府如何的高壓統治,人的思想自由『理念』始終是無法被束縛的,荀子的思想也認為人有推翻不智政府的權利,追求一個全新的世界是否需要全面的破壞雖無法有一絕對的定理及法則來驗證,但至少透過V以及人類文明過往的歷史,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人對於壓迫是會產生反抗的意念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